近年来,贵阳市清镇市流长乡关工委坚持“急党政所急、想青少年所需、尽关工委所能”的工作方针,“三道加法”护苗成长,多方联动共筑未来。
“机制+动态”协同发力,激活未保“一盘棋”
机制创新,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。流长乡关工委全面落实“1+6+N”制度,建立由关工委、政法委、民政、妇联、公安、教育、司法等多部门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召开专题会议,统筹协调校园安全、司法救助等跨领域问题,积极动员“五老”发挥在教育关爱青少年上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,共同为未成年人安全、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。据悉,该乡本年度已召开未保联席会议12次,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、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。
“一人一档”,推行全覆盖跟踪管理。全面推行易受侵害人员“四色管理”机制,对全乡在库未成年人开展细致调查,依据监护风险、行为风险、健康风险等指标,将儿童划分为红色(每周走访一次)、橙色(每月走访两次)、黄色(每月走访一次)、蓝色(动态关注)四类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。将重点未成年人详细档案归档、动态更新,以便跟踪管理,做到进退有序。据了解,该乡需要关注的未成年人共1130人,已全部完成风险评估,实施差异化管理。
“专业+志愿”资源整合,打通关爱“最后一公里”
加强“多方联动”凝聚合力。构建“家庭—学校—社会”协同保护网络。采用“纪实+动画”相结合,制作防溺水宣传视频,在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。截至目前,宣传视频点击量超过4000次。联合中心校、妇联、团委、平安办等,通过主题班会、“苗乡小课堂”进校园、面对面座谈交流“青听”等方式,围绕防欺凌、防性侵、防溺水、交通安全、心理健康等内容,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服务活动35次,覆盖学生5176人,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助力。
加强“爱心妈妈”结对帮扶。流长乡坚持“应纳尽纳”的原则,全面摸排、精准识别,建立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库;聚焦困境未成年人所需所盼,链接乡女职工、社区工作者、村妇联主席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,组建未成年人保护骨干“爱心妈妈团”,精准招募105名“爱心妈妈”结对帮扶困境未成年人,以“一对一”及“一对多”的形式,就近就便开展入户走访、亲情陪护、生活帮扶等。截至目前,“爱心妈妈”累计开展结对帮扶入户走访180余次,受益未成年人达228人。
加强“关心关爱”兜底保障。流长乡党委、政府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对未成年人进行关心关爱,让未成年人切身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重视与关怀。据悉,今年以来,该乡共计为最低生活保障及重残人员中未成年人发放生活补助109万余元,为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和散居孤儿发放生活补贴21万余元;联系团市委、市关工委、民政局、民宗局等到流长乡境内对困境未成年人进行慰问,累计开展慰问活动涉及未成年人100余人次,慰问物资金额共计10万余元。
“预防+干预”双向联动,织密“风险防控网”
加强预防力度。中心校与17所学校(园)全覆盖设置校园防欺凌、防性侵举报箱;对学校附近水域进行安全大排查,建立台账,设立警示牌13块;进行危险物品严进校园排查20次;组织开展消防、食堂食品安全、逃生应急演练活动20余次;开展特殊学生法治座谈会,涉及特殊学生50余人;开展“医路同行·健康同行”女童保护及心理健康活动;开展“阳光心理健康”活动,涉及学生300余人,助力学生健康成长。
加强干预力度。召开未成年人保护专题会23次,组织371名教职工再学习强制报告制度。对学生进行爱心家访,了解学生与监护人之间的互动方式、沟通频率和质量,感受家庭氛围是否和谐、有无矛盾冲突,观察未成年人情绪状态,了解其是否存在心理压力、焦虑、抑郁等问题,并对可能存在异常的未成年人及时进行干预。截至目前,275名老师已完成5176名学生全覆盖家访,其中实地走访746人,线上家访4430人,有效化解矛盾纠纷30余次。
下一步,流长乡将持续更新完善重点未成年人“一人一档”资料,切实落实保护措施,充分运用儿童之家等平台,以生动鲜活的形式打好线上线下宣传未成年人保护“组合拳”,引导学校、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加大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支持力度,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关心关爱关怀氛围。
张娇娇 罗丽
编辑 蔡义桂
二审 黄修宇
三审 梁晶晶
a股配资,申请股票杠杆,股票市场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